3月9日,人機世紀大戰正式打響,谷歌人工智能系統AlphaGo挑戰世界圍棋冠軍韓國李世石。此次比賽也被人們看作人類與智能機器的一場對決,李世石表示,他將捍衛人類尊嚴。當下,智能無處不在,“互聯網+”正在融入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,從衣食到住行,無一例外都被其所囊括,智能已經成為了一種潮流,智能已經成為了各行業發展的一種趨勢。對于家居行業的人士來說,他們關注人腦與機器的世紀之戰,但他們關心智能家居的市場發展前景,他們更關心消費者需要什么樣的智能家居產品?
以樂視為例,2015年,樂視超級電視銷量達300萬臺,位居國內彩電行業第六位,2016年,樂視超級電視計劃沖刺600萬臺目標。僅僅用三年的時間,樂視從一個傳統的互聯網企業成為了彩電行業巨頭,樂視超級電視模式在給傳統企業帶來壓力的同時,也給互聯網企業帶來了新視野。
1萬億元的藍海市場
據《2015中國智能家居市場專題研究報告》顯示,2018年智能家居市場規模將達到1800億元,到2020年則有望突破1萬億元。智能家居電視滲透率即將步入瓶頸,而小家電及其它智能家居產品將進入增長期。
智能家居潛在的巨大市場在不斷吸引外來資本進入的同時,對于傳統的企業來說,傳統企業面臨著亟需轉型的壓力。從互聯網行業來看,阿里、百度、騰訊、京東、360等互聯網巨頭都已經開始布局智能家居,互聯網巨頭們想“搶吃”這塊蛋糕,而傳統的家電企業想在保持原有市場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。
有業內人士認為,智能家居將會迎來爆發性的發展機遇,但是智能家居控制技術及其關聯技術的發展才剛剛興起,如果二者能夠達到良好的優勢互補,其影響不可小覷。
從當下國內智能家居的市場現狀而言,各大互聯網巨頭都在努力爭奪話語權,為了成為這個行業的龍頭,其紛紛整合資源進而建立智能家居生態圈。如目前的海爾+阿里+魅族、美的+小米+京東、蘋果的智能家居平臺HomeKit、谷歌的Brillo物聯網操作系統、三星的SmartThings智能家居平臺。
對于傳統的家電企業而言,它們也開始積極擁抱互聯網,并與之進行深度合作進行優勢互補,以免被時代的趨勢所拋下。但就目前國內的智能家居市場而言,仍然處在發展的初期,無論是產品技術還是行業的相關標準都有待進一步完善。
任何一個成熟的行業都必須經歷不成熟的過程,智能家居行業同樣如此。當下,不少智能家居產品只能算得上“偽智能”,智能不是連個WIFI;智能不是下載個手機app;智能不是多一個遙控器。智能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用戶的痛點,方便用戶的需要,智能的產品不會讓用戶感覺如同“雞肋”一般,對于企業而言,最后的競爭仍要落地于產品。
智能不是換個遙控器
針對當前智能家居的產品市場而言,有觀點認為,商家對產品的“偽智能”宣傳會大大影響用戶的體驗效果,當商家把之前的遙控器實物轉換成“手機遙控器”時,這樣的改變談不上智能,充其量只是換了一種呈現方式而已。若商家只是一味地追求新與奇而非重點解決用戶的痛點,即使商家在前期的宣傳造勢上無比強大,但消費者不會因此而買賬。
智能家居的目的是為了解放用戶,其是為了方便消費者的日常生活,智能家居是為了提高消費者的生活質量,而非是商家在忽視消費者需求的情況下卻進行單方面的意淫。
有觀點認為,智能家居是在互聯網影響下物聯網的體現,它是以住宅為平臺利用綜合布線技術、網絡通信技術、 安全防范技術、自動控制技術、音視頻技術將家居生活有關的設施集成,構建高效的住宅設施與家庭日程事務的管理系統,提升家居安全性、便利性、舒適性、藝術性,并實現環保節能的居住環境。
甚至有業內人士評論稱,智能家居絕對不是引進幾個路由器、電燈泡就能萬事大吉的:從硬件上來看,智能家居所涉及的硬件還包含很多感應器、控制開關,結合不同的場景設置所需要的感應器和控制器,在各個節點之間實現關聯。
鑒于當下國內智能家居的市場仍處于初步發展階段,商家不僅需要進行平臺的建設與用戶的培養,同時行業的標準并未統一,企業應該回歸到事物的本質,踏踏實實的研發產品,去解決用戶的痛點,而非高呼偽智能的智能產品。對于消費者而言,能夠解決消費者痛點的產品才是好產品。